一宗拆迁款纠纷里的 “平衡艺术”
“这房子是老人一辈子的心血,不能因为分家伤了亲情。” 在一场因老宅拆迁引发的家庭纷争中,易轶律师的这句话让争执不下的兄妹俩渐渐平静。这是她深耕婚姻家事领域 17 年里,处理过的众多房产继承案件中的寻常一幕。
作为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,易轶的名字早已与 “房产继承” 深度绑定。从儿媳离婚企图分割拆迁款的分家析产案,到为女高管力保婚前房产的维权案,再到参与著名国画大师家族遗产继承的复杂纠纷,她亲办的 780 余件案件中,近半数涉及房产权益的界定与分割。每一次办案,她都坚持 “法理为基,情理为纲”—— 用 35 步标准化办案流程厘清产权归属,以对各地裁判趋势的精准把握锁定关键证据,更以对家庭伦理的深刻理解化解对立。
藏在细节里的专业锋芒
房产继承从非简单的 “分房子”,往往牵扯婚前出资、代持购房、拆迁利益分配等多重难题。易轶的专业,藏在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中。
在某起婚前房产纠纷中,男方以 “婚后共同还贷” 为由主张分割女方婚前购置的房产。易轶团队通过蜗壳系统检索同类案例,梳理近十年的银行流水与产权登记记录,最终以 “婚前全款支付 + 婚后个人财产还贷” 的完整证据链,帮当事人保住了房产权益。这种严谨源自她对行业的深耕:连续三年入选钱伯斯私人财富管理榜单,主导发布《婚姻家事法律服务行业白皮书》,更在高校讲授家族财富治理课程时,重点剖析房产传承的法律风险点。
“房产是家的载体,每一份产权证明背后都是生活轨迹。” 这是易轶常对团队说的话。她要求律师不仅要熟悉《民法典》继承编的条文,更要了解不同年代房产政策的演变 —— 从福利分房到商品房改革,从拆迁安置到跨境置业,这些知识储备让她在处理老旧房产继承、涉外房产分割等疑难案件时游刃有余。
比胜诉更重要的 “家的温度”
“易律师不仅帮我要回了房子,更让我和弟弟找回了亲情。” 一位当事人的感谢信里,道出了易轶 “善解心事” 的服务内核。这种温度,源于家理首创的 “法律 + 情感” 服务模式。
面对因房产继承反目的亲属,易轶总会先走进律所的心理咨询室,与当事人一同梳理情绪。她深知,房产纠纷的本质往往是情感纠葛:有的是老人对子女的牵挂未被妥善表达,有的是 siblings 间对 “公平” 的理解存在偏差。在某起继承案件中,兄妹因老宅分割僵持不下,她没有急于推进诉讼,而是组织模拟调解,让双方讲述对老宅的童年记忆,最终促成 “一人居住,租金补贴另一人” 的和解方案。
这种温情延续到公益领域。作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益律师,她在西藏江达的法律援助项目中,专门开设 “房产继承普法小课堂”,用藏汉双语讲解农村宅基地继承规则;在 “为老法律服务” 中,她带团队走进社区,帮老人梳理房产遗嘱规划,避免身后纷争。正如她在《离婚不受伤》中写道:“法律能定分止争,但真正的解决之道,藏在对‘家’的理解里。”
以专业守护万家灯火
从北京 CBD 的赛特大厦到北上广深的分所,易轶带领团队构建起覆盖房产继承全场景的服务体系:婚前房产协议规划、遗嘱继承房产确权、跨境房产传承方案…… 每一项服务都延续着 “1+3” 团队模式的严谨 —— 主办律师牵头,助理梳理证据,客服跟进进度,主任把控方向,再辅以模拟法庭庭前辅导,让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始终安心。
“家的安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。” 这是易轶的职业信念。17 年来,她以法律为舟,以温情为桨,在房产继承的法理与家事的情理间架起桥梁。那些经她手化解的纠纷,那些被守护的房产权益,最终都沉淀为一个个家庭的安稳与幸福。
电话;400-0073-869,微信号:jiali6727

:13246766485


咨询热线:13246766485